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是由陽明海運辦公大樓改建成的博物館,這棟樓從2004年12月28日開館啟用,是基隆的熱門室內景點之一。這棟建築本身也很有歷史意義,在1915年蓋成,是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物。
裡面共有兩層樓的展覽空間,並且是定時梯次導覽,結束時間蠻早的,要注意不要撲空。裡面展出海運相關的物品,走馬看花一個小時內可以逛完。我們則是跟導覽參觀,很扎實的一個半小時講解。
而且志工超熱情,有豐富的海運知識,也很樂意介紹展區資訊。對基隆的八卦也暸若指掌,我們除了導覽之外,也聽到很多趣聞。
除了海運展之外,也有其他活動,蠻適合親子出遊的,詳情參考官網。其中的海港狂搜26小時是可以玩上一整天的解謎遊戲。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景點資訊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只有三層樓,一樓是購票處,二、三樓是展廳,雖然只有兩層展廳,我們卻也逛了3個小時,蠻令人意外。
- 開館時間:週二至週日 09:00-17:00(最後售票時間15:00)
- 休館時間:每週一、除夕、大年初一
- 定時導覽時間:第一梯次:09:30-11:00、第二梯次:11:00-12:30、第三梯次:13:30- 15:00、第四梯次:15:00-16:30
- 門票:TWD 150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附近景點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就在基隆市區裡,旁邊就是基隆客運和基隆火車站,交通非常便利。附近走路10分鐘就有很多景點可以去,像是廟口夜市、太平青鳥等等。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一樓展館介紹
一樓大廳是售票口,買票後即可到二樓看展。
古董金庫
在一樓大廳旁有個日治時期的古董金庫,當時金庫是用「厚重」來防偷。導覽人員也讓我們試看看「開門」這個動作,光是一個男人的力氣要打開就不容易,女生則是完全打不開。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二樓展館介紹
我們參觀是跟著展覽時段的講解人員,蠻推薦的,整個導覽時間一個半小時,很充實。有些不可隨意碰觸的物品,有很多看不懂的眉角,如果有解說人員在的話就知道用途,還可以把玩一下。不過要自己參觀也行,可以掃碼QR Code聽語音導覽。
二樓大廳處有個陽明海運的輪船模型。
二樓展區|大事紀
這裡的牆上寫著陽明海運和這棟招商局建築的歷史時間軸。陽明海運在1996年由國營轉為民營。並在2013年起,規劃租入20艘新一代環保省油的W型14,000TEU級超大型貨櫃船,以降低營運成本、優化本公司船隊以提升競爭力,提供全球客戶最優質的海運運送服務。
這些船於2015年起陸續交船,陽明海運正式邁入 Mega-Ship Carrier 時代,於2019年3月全數交船。剛好這些新船遇到2020年因為疫情而形成的海運紅利時期,讓陽明海運賺得盆滿缽滿,甚至有員工分到40多個月的年終獎金。
陽明海運的全球航線圖。
二樓展區|展區入口
展區入口擺著一艘救難艇,據說是從第一艘南極考察船「海功號」上面拆下來的救難艇。這款是舊式的,沒有加蓋。新式的救難艇就只有室內艙,因為通常發生船難時都是天氣很差的時候。
旁邊有貨船拿下來展示的真實物品,講解員一一解說這些古董。在大海上,每個設計都是用人命換來的。
這是磁羅經,就是指北針的意思,用磁力測量航海方向,紅色是左邊,綠色是右邊。
這是車鐘,是船的油門。鐵達尼號裡面也有出現過。
二樓展區|從招商局來
這邊展示陽明海運前身和這棟建築的由來。陽明海運最早是清朝時期的李鴻章成立,當時稱為「輪船招商局」。而建築物則是由「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興建於1915年。
重新模擬這棟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在1915年最原始的樣子,當時是日本郵船株式會社的辦公室。經過戰亂和改建後,屋頂和牆面都已消失。
二樓展區|從卡車大亨來
這區介紹貨櫃的由來。是在西元1956年,由美國的卡車大亨麥克連開始使用在航運上。距今也才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
陽明海運最早的貨船,夏明輪。
二樓展區|TEU Twenty Foot Equivalent Unit
這邊介紹貨櫃基本單位,TEU是國際運輸貨櫃船載櫃量的計算單位。小貨櫃是20呎,也稱為標準貨櫃,可以容納一台救護車。大貨櫃是40呎,等於一台遊覽車。用車輛去形容尺寸,就可以讓人很容易理解貨櫃的容量。
二樓展區|貨櫃大胃王
這裡介紹貨櫃可以承裝的物品,除了民生用品之外,也有電子機械和化學製品,是國際貿易的重要推手。
貨櫃上物品的危險標籤,外行人不用理解細節,只要看到這些標籤,遠離就是了。
二樓展區|鐵盒收納術
這邊展出貨櫃是怎麼擺放物品,和可以擺放的量體,真的是相當驚人。陽明海運現在最大艘的貨櫃船,可以載重14.6萬噸,可放14,198個20呎標準貨櫃。
一個標準貨櫃最多可載重21,600公斤,如果是200公克的手機,可以裝載108,000支;如果是500公克果醬,可以裝載43,200瓶果醬;1公斤袋裝洋蔥,可以裝載21,600袋。
把每個貨櫃裝進船上的過程就像是看一場大胃王比賽,專業的大胃王懂得進食先後與配速,其貨櫃的裝貨原則除了需依照其靠港優先順序來做堆疊安排之外,還需考慮到如何適當地來進行整體貨物安全配重,最後才能讓貨櫃裝的既多同時又能在每個靠港進行快速的裝卸作業。
旁邊展出貨輪船上設備。有一些逃生設備,黃色的是GPS發送器,丟入海裡就會自動啟動。
這個艙門通往另一區,艙門很沉,是可以開關的。
二樓展區|超微海洋積木展
旁邊有個樂高積木的模型展。縮小比例應該不一樣,不然軍艦也太大了。
二樓樓梯|船舶展示牆
通往三樓的樓梯,牆上擺了幾艘有名的船隻模型,像是鐵達尼號、五月花號、鄭和寶船等等。可惜掛太高了,沒辦法好好的近距離欣賞。
下表是展示牆的船隻名稱。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三樓展館介紹
三樓展區|操船室
這邊應該是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最好玩的地方,操船室模擬貨船的控制台,有船長辦公位置,還有駕駛模擬器,可以體驗把船開出基隆港。
辦公桌下方是海圖、兩腳規、六分儀等等之類的航海物品,都是真實物品。
原來六分儀長這樣。
航海日誌是從退役的船上拿來,可以翻開來看看裡面寫什麼。
旁邊有船長的衣服可以試穿、拍照。
最有趣的是這個駕駛模擬器,做得非常逼真,有儀表板、海圖、雷達圖,五個大螢幕模擬窗戶看到的海景。還可以設定進、出港模式,白天、夜晚模式。
開船蠻簡單的,小孩子也可以玩。開不好會撞到碼頭沈船,超好笑的。
操船室後面的設計也很認真,居然是船首的玻璃,另一邊風景是基隆港和海洋廣場。
三樓展區|海運人
這區介紹海運需要的各種職位角色,有船長、大副、二副、廚師、領港等等。看完之後對船隻運作又了解更多。
旁邊還有一些來自海運相關的各行各業給的期許評語,實在太多了看不完。
三樓展區|港城印事
好像也是個小展覽,可以蓋章做紀念。
這個是鋼印,共有好幾款不同章紋,也可以玩一下做紀念。
展區角落擺著一條貨櫃船用纜繩,這條繩子約200公尺、重達980公斤。可以試拿看看,超級重。用途是在船舶停靠時,需將䌫繩繫掛於繫纜樁或繫船柱上固定船隻,才不會因風力或裝卸、潮汐造成的吃水高低差、他船經過時產生的水流拉力而使船舶偏離碼頭。
三樓展區|小小海運人體驗
這裡是給小孩子的活動區,應該是體驗港口起重機搬運貨櫃,需要額外付費。
三樓展區|多功能教室
當天有親子手作活動,蠻熱鬧的,很適合帶小孩來放電。
延伸閱讀:基隆景點總整理-第一次來基隆必玩Top景點&行程推薦
相關文章
合歡山主峰和南峰步道一日遊-完整路線攻略,百岳新手最好的起手式|台灣景點
合歡山北峰步道一日遊-完整路線攻略,媲美國際級山景的新手百岳路線|台灣景點
郡大山-完整登山路線攻略,車程艱辛但風景秀麗的百岳八秀|台灣景點
西巒大山-登山路線攻略,單攻百岳的極致,挑戰一天爬三座101的高度
台灣租車三大業者評比,優惠和價格試算:iRent,格上GoSmart(舊名smart2go),Zipcar
金面山-登山路線攻略,簡單又有挑戰性的網美步道
泰崗野溪溫泉-跋山涉水才能抵達的溪谷溫泉|新竹尖石|台灣景點
火炎山-登山路線攻略,台版大峽谷健行一日遊
Abbraccio 抱抱義大利-一秒來到義大利|桃園美食餐廳|台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