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縱走的第二段是從陽明山的二子坪遊客服務站走到小油坑遊憩區,小油坑遊憩區就是七星山步道的起始點。台北大縱走第二段可以說是整個台北大縱走最難的一段,需要翻過三座山:大屯山西峰、大屯山南峰、大屯山主峰。
大屯山西峰和南峰的路況相當糟,需要攀繩陡上和陡下,如果近期有下雨的話,會變成爛泥地,難度大增。大屯山主峰則是有非常長的上升和下降樓梯。這些組合起來讓台北大縱走第二段難走到爆,但也因此非常具有挑戰性,是另一種樂趣!建議把這一段安排在整個台北大縱走的最後幾段再爬,並選擇沒下雨的時候爬,會好走非常多。
台北大縱走第二段 景點資訊
台北大縱走第二段從面天坪涼亭到大屯山南峰有許多拉繩和泥濘山路,建議戴手套爬,並做好弄髒衣服鞋子的心理準備。大屯山主峰都是階梯。在108公車鞍部站之後就比較好走。
二子坪遊憩區有洗手間和涼亭,適合在這休息。竹子湖有許多田園餐廳可以吃飯,推薦吃青菜園。如果是花季,可以順路參觀竹子湖的花海。海芋季是3~4月,繡球花季是5~6月。
撤退點:西峰、南峰、主峰之間都有山溝路線,有平路走回公車站,走不完的話可以在這些位置下山。
登山時間軸
- 10:00 二子坪遊客服務站(起點):海拔840公尺
- 10:30 二子坪遊憩區:廁所、休息
- 11:00 面天坪涼亭
- 11:30 大屯山西峰:海拔985公尺,休息10分鐘
- 12:15 大屯山南峰:海拔959公尺,休息10分鐘
- 13:05 大屯山:海拔1076公尺,休息10分鐘
- 14:05 108公車鞍部站
- 14:30 青菜園:午餐一小時
- 16:10 竹子湖-花谷海芋園(海芋季3~4月,繡球花季5~6月),買海芋20分鐘
- 17:00 小油坑遊憩區(終點):海拔815公尺
登山資訊
- 總時間:7小時00分鐘
- 行走時間:3小時50分鐘
- 行走距離: 10.97公里
- 累計爬升高度:704公尺
- GPS路線:檔案下載
一刷心得
第一次爬是在夏天,那時候抵達二子坪遊客服務站時已經是中午,山上開始起霧,沿路都是白牆沒有風景。雖然沒有下雨,但從大屯山西峰開始到南峰結束,一路上都是泥濘山路,非常難走,也把鞋子和衣服弄得很髒。走完大屯山主峰時已經快下午五點,所以我們就在108公車鞍部站搭車下山,改天再來繼續爬。因為不熟悉地形,加上路況不好,走到最後是耗盡體力,完全體會到第二段是多麽難爬。
二刷心得
第二次爬是在春天有乾冷氣候時,天氣乾爽,氣溫只有10幾度。此時路況好很多,完全沒有泥濘地,山上的風景也很棒,因此爬起來變很快,輕鬆很多。建議選擇春秋季節,有乾冷空氣時來爬台北大縱走第二段,會和夏天的登山體驗差很多。
台北大縱走第二段 交通方式
大部分公車只有到陽明山總站,必須要在陽明山總站換乘108公車,才能再前往陽明山上的各景點。只有 1717公車 會從市區直接到陽明山上,但也只有停陽明山的少數站點。
台北至陽明山公車
陽明山遊園公車
台北大縱走第二段 哩程與景點
0km|二子坪遊客服務站
我們從劍潭站搭公車到陽明山總站,再用共乘計程車的方式到二子坪遊客服務站。今天是乾冷的氣候,整天都是好天氣,不然平常接近中午這邊就會起霧了。
一開始是二子坪步道,簡單好走的平路。
1.7km|二子坪遊憩區
二子坪遊憩區很適合休息,有涼亭、洗手間,很多人就在草地上野餐。
這裡有石山造景和池塘,水池的水很清澈,還有小魚。
二子坪遊憩區的廁所,非常大間,也蠻乾淨的。
2.5km|梓園
路過梓園,這是一個讓人用身體靜心感受山林的地方。不過實際上蠻普通的,陽明山裡面還有更多地方更棒。
這邊有個椅子,但並沒有感受到特殊之處。
2.9km|面天坪涼亭
面天坪涼亭之後就是台北大縱走第二段的大魔王山路了。
這邊也是台北大縱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交叉口,順著指標往第二段方向走即可。
前方通往一條原始山徑,大部分的遊客都不會進去。因為大屯山容易起霧,濕氣偏重,這邊之後的路況很容易變成泥濘地。我們這次選春天氣候乾冷的時候來爬,地面乾燥,好走非常多!夏天這裡是溼滑大石頭+泥濘山路。建議戴手套來,要有回家手洗鞋子、衣服的心理準備,才能好好爬這段。
沿路都是踩石頭、拉繩陡上。
接近頂峰後就有開闊視野,記得回頭看看,不要因為爬得太累錯過。
淡水河和觀音山。
3.6km|大屯山西峰
抵達大屯山西峰,海拔985公尺。
大屯山西峰的風景很棒。有台北市景,可以看到101大樓。
從近到遠是北投區、社子島、三重。
淡水河和三重區,右下角那根煙囪是北投焚化爐。
林口的高樓,再遠方是桃園。都會區的空氣品質不是很好,灰濛濛的。
台北港和林口發電廠。如果沒空污,可以看到桃園的竹圍漁港。
大屯西峰也可以看到北海岸。
看得到大屯山南峰山頂的人群。
接著就是一路下坡,也是不容易。需要拉繩或攀石下去,弄得一身泥土。
補上第一次來爬的大石頭畫面。
抵達山下。有一條路可以走平路回到二子坪,算是撤退路線。
西峰和南峰之間的泥土還是帶有點濕氣,當初這邊是最泥濘不堪。今天就好走許多。
補上第一次爬的泥濘山路照片。大屯山因為緯度偏北,常受到風面影響,很容易被雲霧籠罩。加上夏季容易午後雷陣雨,這邊基本上都是泥濘的山路。
繼續陡上往大屯山南峰前進!
同地點補上第一次來爬的泥濘地。
今天天氣不錯,來的人也變多了。雖然好走腳程變快,但也因為人多變塞車。
4.1km|大屯山南峰
抵達大屯山南峰,海拔959公尺。風景也很棒!
雖然台北盆地的空氣不是很清晰,但山上的能見度還是很高,可以看到遠方的群山中,有兩座山頂覆蓋著白雪。左邊是南湖大山,右邊是雪山。這兩座山到大屯山的直線距離都是90公里左右。
南湖大山與台北市景。
雪山與台北市景。
底下左邊是捷運北投機廠。右邊是台北藝術大學,台北大縱走第一段的路線。
回看剛剛走過來的大屯西峰
等一下要過去的大屯山主峰。
抵達大屯山南峰山腳,有一條平路可以走山溝回二子坪,算是撤退路線。如果沒體力走大屯山主峰,可以從這邊回去。
接著前往大屯山主峰,迎接而來的是綿延不斷的上升階梯,這邊會需要一點意志力。
沿路都有開闊視野,累了就轉頭看景休息。
這邊也是桃園機場和松山機場的航線,頭頂一直有飛機飛過。
5.2km|大屯山
抵達大屯山主峰,海拔1076公尺。
大屯山主峰比剛剛兩座山更高,視野更好。我們在這邊休息、看風景。
遠方是淡水河、基隆河、台北盆地。
台北101大樓。
另一個方向可以看到小油坑和七星山。台北大縱走第二段的終點就是小油坑那邊,無法想像等一下就會走到眼前的那座山。
七星山步道,可以看到七星山主峰和東峰頂端的人群。台北大縱走第三段會走上去七星山。
這邊有一張台北大縱走第二段的手拿牌。
這段路都在山頂上,風景很棒。
路上會經過一個觀景台,這裡的芒草搭配遠景也很厲害。
遠方兩座山頭,左邊是大屯南峰,右邊是大屯西峰。每年10月上旬到12月中旬是芒草季,可以來此處看夕陽,欣賞大屯秋芒的景致。
有反射板的山頂是面天山。
正在興建的淡江大橋和台北港。
淡水輕軌和海上皇宮。
整個北海岸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沒有明顯的地標。
繼續往下走,接著就是一段非常長的下坡樓梯,第一次來會走到腳軟。
中間有一個涼亭可以休息。並可以看到另一種北海岸視角。遠方是龍巖真龍殿、富基漁港和富貴角燈塔。
抵達大屯山底部。對面是大屯鞍部停車場,從這邊開始就是輕鬆好走的路。
6.9km|108公車鞍部站
附近是108公車鞍部站,如果到此處已經太晚,可以搭公車撤退下山。注意這站的班車只有往二子坪遊客服務站的方向,另一個方向不會停。所以是先上車到二子坪後,繼續搭乘返回陽明山總站。
這邊有一段走巴拉卡公路,和汽車共道,會比較危險。
走巴拉卡公路人車分道,進到山林裡。叉路有台北大縱走的看板指標可以認。
8.1km|青菜園
大約走了20分鐘就到竹子湖,這邊有很多田園餐廳。其中最有名氣的是青菜園,來陽明山必吃的餐廳,必點放山白切雞和米粉湯。這家人潮非常多,不過換桌速度很快,一下就輪到我們了。
走進竹子湖的頂湖海芋步道。這裡有許多花園可以欣賞花海,像是繡球花、海芋都很有名。
此時剛好是海芋季。到花谷海芋園參觀,門票是TWD 100。門票可以兌換5朵海芋,或是一個盆栽,或是一杯飲品。可能這邊是竹子湖外圍,人潮不多,參觀起來蠻舒服的。
門票也可以換成一個盆栽。
可以自己採海芋,採海芋就要穿青蛙裝。因為要趕末班公車,剩下時間不多,所以只有簡單參觀一下。
選擇拿現成的海芋外帶,一張門票可以換五支海芋。
從這邊可以眺望小油坑,終點就在冒煙的小油坑旁邊。
往小油坑的路上是好走的樓梯和山徑,和前面的大屯山路相比舒服多了。
11km|小油坑遊憩區
抵達小油坑遊憩區,這邊就是台北大縱走第二段的終點,這邊也是台北大縱走第三段起始點。裡面有一些設施在介紹附近生態,可以參觀一下。
這個模型介紹陽明山的各個山脈和地震帶。
地震儀,可以在前面跳耀,儀器會顯示震度。
小油坑遊客服務站下樓有餐飲部,來買東西補充體力。
旁邊是冒著蒸氣的小油坑硫氣孔,走來看一下火山景觀。
旁邊有108和1717公車的站牌,在這邊搭車下山。因為接近末班車時間,所以排隊的人很多。
台北大縱走第二段的難度是所有大縱走之中最難的,但風景很棒,非常值得嘗試。因為我們是二刷,體力和路程掌握度高很多,整體爬下來比第一次容易得多。
建議選乾爽的春天或秋天來爬台北大縱走第二段比較好,不然夏季的午後雷陣雨會讓西峰和南峰都變成溼滑的泥濘地,再加上要拉繩陡上,難度會增加很多。
相關文章
合歡山主峰和南峰步道一日遊-完整路線攻略,百岳新手最好的起手式|台灣景點
合歡山北峰步道一日遊-完整路線攻略,媲美國際級山景的新手百岳路線|台灣景點
郡大山-完整登山路線攻略,車程艱辛但風景秀麗的百岳八秀|台灣景點
西巒大山-登山路線攻略,單攻百岳的極致,挑戰一天爬三座101的高度
台灣租車三大業者評比,優惠和價格試算:iRent,格上GoSmart(舊名smart2go),Zipcar
金面山-登山路線攻略,簡單又有挑戰性的網美步道
泰崗野溪溫泉-跋山涉水才能抵達的溪谷溫泉|新竹尖石|台灣景點
火炎山-登山路線攻略,台版大峽谷健行一日遊
Abbraccio 抱抱義大利-一秒來到義大利|桃園美食餐廳|台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