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自由行 »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參觀路線攻略、13個必看區域重點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參觀路線攻略、13個必看區域重點

紫禁城(北京故宮)

紫禁城(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西元1420年,那時還是明朝。紫禁城中的「紫」象徵紫微星(古代天帝所居之星),紫禁城全名意思就是「皇帝的專屬宮城,非經允許不得進入」。英文名稱叫做 Forbidden City,直譯就是「被禁止的城市」或「禁城」,聽起來更是充滿神秘感。紫禁城五百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皇帝的專屬宮殿,直到現在才能讓世界各地的人前往參觀,是北京景點中必參觀地點。

紫禁城的範圍非常大,共有72公頃,大約等於100個足球場、1.5個東京迪士尼樂園,號稱是個城市也不為過。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型建築,並被登入於世界文化遺產。據說裡面共有9999.5個房間,紫禁城每個角落、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故事。

紫禁城是根據嚴格的周禮制度、風水、五行象徵等等的城市設計規劃,其中有很多細節和典故,每一次的參觀感受可能又不同。走在紫禁城裡面就是最好的參觀方式,逛完紫禁城並不容易,一天之內走完是不可能的。第一次參觀紫禁城建議參考本文的路線,看重點即可,或是報名跟團導覽。


紫禁城 交通路線

紫禁城入口交通路線
上圖:紫禁城入口交通路線

紫禁城非常大,唯一入口是午門。前往紫禁城的人潮非常多,周邊道路有交通管制,有些地方還有安檢,光是走到入口就需要一段時間。建議要做好交通規劃,有以下七種進門路線。

紫禁城入口路線

  • 路線1、2:會通過天安門,是最熱門的入宮方式,人潮也最多。但會有安檢,包包需要打開逐一檢查,可能會花非常多時間排隊安檢。
  • 路線3、4:會經過公園(也是很大),入公園東、西門需要額外買票。優點是可以順路參觀中山公園或太廟。
  • 路線5、6、7:可以避開人潮,但步行距離比較遠。

我們是走路線7,搭車到東華門後,用走的到午門。因為紫禁城非常大,逛一整天也逛不完,所以路線3、4的順路逛其他景點其實不太加分,因為沒太多時間逛其他景點。因為天安門只有早上的時間可以從城門底下通過,如果對這部分有興趣,這一段排在其他天,和中山公園、太廟一起逛會比較適合。


紫禁城 區域介紹

紫禁城區域介紹
上圖:紫禁城平面圖,點此看大圖

紫禁城的規劃非常有制度,最重要的建築都在中間,是必看重點。簡單來說就是參觀皇上的家,但實際上規模超級大,一整天也逛不完全部。紫禁城有很多區域尚未開放,上圖白底是目前開放區域。主要分成以下幾個區域(上圖紅框):

紫禁城區域說明

  • 太和門廣場:太和門為紫禁城最大的門
  • 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皇上朝會辦事的場所。其中太和殿是故宮最大規模的宮殿建築
  • 內廷後三宮:早期皇上的寢宮,清雍正以後改住養心殿
  • 養心殿區:後期皇上的寢宮
  • 御花園:皇家花園,有許多奇花異草
  • 東六宮、西六宮:皇后、嬪妃的住所,俗稱後宮
  • 齋宮區:皇上祭天的場所
  • 鐘錶館:展示各種機械錶,進入要額外買票
  • 寧壽宮區:皇帝退位後,成為太上皇的生活區。這區也是珍寶館,進入要額外買票
  • 慈寧宮區:太后、太妃,上個朝代的皇后、妃子養老區
  • 太子宮殿區:太子生活區
  • 武英殿:書房

雖然紫禁城規模很大,但許多宮殿會去仿另一個現存的宮殿去建造,而且大部分元素都很像,所以看久了會有點宮殿疲乏。有些宮殿無法進入參觀,可以用官網的3D導覽欣賞宮殿內部。


官網推薦參觀路線

紫禁城官網有推薦以下幾個路線,但沒去過的人看這路線圖應該沒感覺,也不知道怎麼選擇。反而是去過之後才看得懂這些路線。兩小時遊是走中間的精華路線,一日遊就是用一整天的時間去盡量跑景點,半日遊就是取時間和路線的平衡。這五條路線都沒有去慈寧宮區,代表這區最不重要。


我們的參觀路線

紫禁城參觀路線
上圖:我們的參觀路線,點此看大圖

我們有報名跟團導覽,上圖是我們走的路線,基本上就是必看景點路線。導覽只介紹到皇極殿,後面就自由活動。如果只想自己走,也可以參考此路線。上圖路線共走了5小時、4.2公里,屬於半日遊路線。

(上圖)紫禁城必看景點重點

  • 午門:紫禁城的正門,也是故宮的入口,有三個通道,要走中間的「御道」。
  • 內金水橋:共五座漢白玉石橋,象徵「五行」與「御道」,中央橋為皇帝專用。
  • 太和門:外朝的第一重大門,進入「三大殿」的起點,百官在此整肅列隊。
  • 太和殿:紫禁城規格最高的宮殿,舉行登基、冊封、朝賀等重大典禮。
  •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與保和殿之間,皇帝在此休息、整裝或接受禮儀演示。
  • 保和殿:舉行宴會、殿試及大典前最後準備的地方。
  • 乾清宮:內廷主宮,為皇帝的寢宮及日常辦公之所。
  • 交泰殿:內廷中樞,用於舉行典禮。
  • 坤寧宮:皇后寢宮及大婚洞房之所,亦為部分宗教儀式的場地。
  • 御花園:有古柏、奇石與亭閣。
  • 景仁宮:后妃居住的地方。
  • 延禧宮:未完工的水晶宮遺跡。
  • 皇極殿:寧壽宮區的核心大殿,旁邊有珠寶和玉石展館。
  • 暢音閣&閱是樓:皇室觀賞戲劇表演的劇場。
  • 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乾隆晚年的住所、書房,欣賞皇上的書法。
  • 珍妃井:光緒帝珍妃投井處。
  • 東筒子:筆直的紅牆道路,將近400公尺。
  • 神武門:故宮出口,可拍故宮博物院招牌。

小知識:在紫禁城中,建築名稱有嚴格的等級和功能區分,不同的字眼代表不同用途與重要性。其中最常見的是「殿」和「宮」,殿是指辦公的地方,宮是居住的地方。


紫禁城 訂票教學

故宮每天限量8萬個名額,但還是很容易被搶光。每天晚上八點,會開放購買七日後的門票。建議北京旅遊的第一個景點安排紫禁城,因為是必看景點,同時也是最難搶票的景點。如果第一天沒搶到票,後面幾天還可以繼續嘗試。

故宮自助訂票畫面
上圖:故宮自助訂票畫面

故宮要如何自助訂票?

自助訂票只能用手機的微信小程序訂票。點擊下方官網訂票連結,進到頁面後會有一個掃碼訂票的 QR Code,用微信APP裡面的掃描功能去掃碼,就可以進到故宮博物院的小程序頁面,進行訂票(如上圖)。如果懶得搶票,可以考慮跟團導覽,會有人協助購票

另外要注意,驗票時會檢查證件,要準備「台胞證」或「回鄉證」或「居住證」。其他國籍需準備護照。

票價:成人 60 RMB、老人 30 RMB
開放時間:旺季(4.1-10.31)8:30~17:00、淡季(11.1-3.31)8:30~16:30
紫禁城官網:連結點我
紫禁城官網訂票:連結點我
紫禁城展覽資訊:連結點我(午門或神武門若有展覽可上城牆看景)

紫禁城 跟團導覽

我們有報名團體導覽,場次是10點,集合時間是09:50~10:00,建議選更早的場次,人潮會較少。一團大約有15人,會提供無線耳機,所以講解聽得蠻清楚的。導遊的導覽時間是10:00~13:00,從午門集合出發,導遊講解到皇極殿就結束,放我們自己去逛。

個人覺得參觀紫禁城很適合跟團,因為裡面太大了,四處都是廣場,有人帶會比較輕鬆,而且講解得還蠻好的,還可以省下搶票的力氣。


紫禁城 旅遊實記&必看景點

東華門

因為我們住在王府井大街附近,所以搭車到東華門下車。東華門是紫禁城東側出口,這裡開始有交通管制,只能用走的。這附近搭計程車會很塞,有報跟團行程的話要抓多一點時間。如果住附近,可以騎共享單車或用走的到此處,會更快。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一路上人超級多,大家都是要去參觀紫禁城。我們沿著故宮外城牆走,城牆高聳延伸到看不見的前方,光是在城牆下就能感受到紫禁城的氣勢。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午門

大約走10分鐘就可以到午門,宮廷劇常聽到的台詞「推出去午門斬了」,就是指這個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式入口,也是驗票口,會在這邊檢查證件,還會過一次X光機。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午門共有五個門,中間的門只有皇帝能走,或是特別日子,像是皇帝大婚,皇后的喜轎此時才可以通過,或是通過殿試的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才可以通過。但現在每一個觀光客都可以走,所以一定要體驗走中間。因為午門是單行道,只進不出,所以沒走到中間的門,就無法再回頭走一次。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午門城牆高度有12公尺,近看時很有氣勢。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午門後方的樣子,進來後就是太和門廣場。我們在這邊跟導遊集合,準備開始今天的紫禁城導覽。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故宮會有不定期展覽,詳情參考官網。如果展覽地點在午門,就有機會走上午門的城牆。報名方式是現場用微信掃碼。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內金水橋

在太和門廣場的中間其實有一條河,內金水河,河上共有五座漢白玉石橋,稱為內金水橋。只是人太多了,要仔細看才會發現有這五座橋。最中間的橋是皇帝專用的御道,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門

前方建築是非常宏偉壯觀,但這只是一道門,並不是什麼宮殿等級的建築。下圖中間的白色石板路,是北京中軸線特有的特色道路。這條路線是北京的正中央地理位置,而且從太和殿往南延伸到數公里外的永定門,都可以看到此白色石板路。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門是進入紫禁城「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正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因此格外莊嚴。以此門為分界,要獲得允許的官員才能進入。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百官上朝時,只能在太和門外整隊,等候宣召。太和門廣場也很遼闊,可以容納上千名官員,看看下圖的人群規模就知道。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門真的很精緻壯觀,無法想像只是一道門。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門前有兩隻在明代鑄造的青銅獅子,是紫禁城內最大的青銅獅子。右邊的是公獅,左邊的是母獅,可以從獅子腳下的物件判斷。在北京的普通店家門前也很常看到一對獅子像。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公獅子右爪踩著繡球,象徵權力和統治。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母獅子左爪撫幼獅,象徵護佑和延續子嗣。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母獅腳下的小獅子。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獅子背面好像是披風,蠻帥氣的。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在基座的地方有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資產編號。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殿(外朝三大殿)

再往裡面走,就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宮殿,太和殿。剛好有一波旅行團經過,人山人海的。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等級最高、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宮殿。皇帝登基、大婚、命將出征等重要典禮都會在這舉行,是皇權的最高象徵。建築物因毀壞重建過數次,目前這棟建造於1697年。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導遊說為了防止被挖地道偷襲,地板上的石磚工法複雜,共有15層厚。只是遊客太多,許多最表層的被踩壞。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殿屋頂使用廡殿頂結構,在清朝時期只有皇家和孔子的宮殿可以使用此結構。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從外觀裝飾就可以感受到這棟建築物之精美。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殿的匾額,原本是滿字。因袁世凱想稱帝,把滿字塗掉,漢字移到中間。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殿屋簷的仙人走獸(wiki),左至右為:騎鳳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最右邊是螭吻。這是東亞宮殿屋頂特有的裝飾,以走獸的數量來劃分級別,太和殿有10隻走獸是最高等級。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裡最高的建築物,自古以來已經被雷擊而燒毀重建過好幾次,屋頂最上方擺上一根避雷針,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要靠近看實在不容易,每個人都往前擠,基本上是完全沒有秩序。因為每個人都只是上前拍照就走,慢慢排還是可以到最前面。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殿裡面的樣子。原始的龍椅已經損毀,目前是擺放明朝的龍椅。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太和殿後門,門上是金色龍形雕飾,很有帝王感的元素。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中和殿(外朝三大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後面,是外朝三大殿之一,重建於1645年。用途是皇帝前往太和殿的中繼站,會在此處休息、寫奏書、閱讀文件、接見官員。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保和殿(外朝三大殿)

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最後一間,重建於1562年。皇帝曾居住在此處,也有在此舉行婚禮過。1789年後改為舉行殿試的場所,殿試是國考最高等級,通過考試後就成為進士,前三名分別尊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外朝三大殿都蓋在由漢白玉欄杆圍成的三層基座上,讓人有居高臨下感。每層欄杆下都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格局整齊的很有氣勢。如果下暴雨的話,這邊可以看到千龍吐水的景象。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在非工業化時代能造出這麼多相同的雕飾,當時氣勢肯定更強大。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保和殿後方有一塊紫禁城裡面最大塊的石雕,重達200噸,雕刻於1760年。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這種台階上的石雕又稱為御路石,皇帝會坐在轎子上通過。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保和殿後方是後宮,是皇帝、皇后還有嬪妃們的住所。通過此門就是後宮區,屬於內廷。旁邊有餐廳,導遊讓我們在餐廳休息20分鐘左右,繼續參觀後宮。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故宮餐廳

故宮餐廳在保和殿後方的側門,這裡有賣熱食、冷飲,還有洗手間。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有賣冷熱飲,還有麵食。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意外人潮不多,可能因為價格偏高吧。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乾清宮(内廷後三宫)

乾清宮是紫禁城內廷的最大建築,重建於1798年。在明朝時期是皇帝住所,清雍正時期改為處理政務的地方,皇帝住所改到養心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清朝末期,袁世凱掌權後,後宮依然屬於皇室範圍,因此匾額上還保有滿文,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乾清宮是内廷後三宫最重要的建築,門前擠滿了人要拍照。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正廳上面的匾額,目前版本是乾隆帝書寫。據說皇位繼承人名字會被寫在密件上,放置在此匾額後方,稱爲秘密建儲制。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我們坐在建築後方休息躲太陽,聽導遊解說。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乾清宮後面的門板細節,可能因為沒特別保護,破損的很嚴重。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交泰殿(内廷後三宫)

交泰殿是內廷舉行典禮的場所,重建於1797年。目前正在整修,被看板圍起來了。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坤寧宮(内廷後三宫)

坤寧宮在1798年重建。明朝時期是皇后住所。清朝後改成祭典場所,主要是薩滿祭祀。同時也是皇上婚禮和洞房住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窗內可以看到囍床,只是窗戶太霧,看得不是很清楚。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坤寧宮旁邊的日晷,此時差不多是中午12點。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坤寧宮後面,這邊就結束參觀內廷後三宮。相較於外朝三大殿,後三宮的建築外型吸睛度就比較低,而且看起來都差不多,要聽導遊講解才看得出差異。這邊走道設計比較窄,空間變得很擠。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御花園

坤寧宮後面是御花園。這裡每顆樹都看得出來是老樹,散發出不同的氣場。但人潮太多,我們也只是路過,因此沒有好好感受這座皇家花園。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這棵樹很老,老到樹皮紋路變得很奇特。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年份是明朝時期種植的,大概和紫禁城差不多老。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這是木化石,是由木頭變成的化石,已經是塊石頭了。導遊說別小看這塊,看起來是個木板,卻是個奇珍異寶。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上面刻有乾隆帝提的字。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我們往東六宮參觀,東六宮是皇上、皇后、嬪妃們的實際住所。因為時間無法看完全部六宮,導遊只帶我們去比較熱門寢宮。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前往東六宮的路上是高聳的紅牆通道,很有古裝劇氛圍。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景仁宮(東六宮)

景仁宮因為電視劇《甄嬛傳》比較常聽到,這邊就是嬪妃真實的居住場所。但內部是展覽空間,並沒有復刻本來的居住環境。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景仁宮的庭院。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展區叫做景仁榜,展出民間捐贈的文物。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延禧宮(東六宮)

延禧宮因為電視劇《延禧攻略》而走紅。原本是中式建築,但後期改建成西式建築,卻因為經費不足,變成只有骨架的爛尾樓。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延禧宮的新名稱是水晶宮,是三層現代建築,用銅當作棟,四周是水池,水中有魚,下面是示意圖。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外型完全就是現代西方建築,原本還要加裝電燈、電暖爐之類的現代設備。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地下挖空,還有和水池同一層的空間。如果真的蓋好,在現代應該也蠻厲害的。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珍寶館(寧壽宮區)

結束東六宮後,我們來到珍寶館。進入珍寶館需要額外購票,裡面就是寧壽宮區。如果沒事先預約也可以,旁邊有購票機。裡面有展出皇室工藝品、供品等之類的珍寶。也有一些建物可以參觀。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寧壽門前有兩隻金銅獅子,造型就和太和門的不太一樣。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公獅腳下的彩球。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皇極殿

皇極殿是寧壽宮區最前面的建物,寧壽宮是太上皇退位後的養老區域。這邊是太上皇接見官員、舉行宴會的場所。皇極殿外型很像外朝的太和殿,因此有小太和殿稱呼。宮殿都長得很像,此時已經有一點宮殿疲乏。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珠寶館、玉石館

在皇極殿兩旁分別是珠寶館和玉石館,展出一些名貴珍寶、宗教古蹟,這邊就有像故宮博物館的感覺了。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金嵌珍珠天球儀。用黃金做的天球儀,並用珍珠當作星星,共有3242顆。內部有羅盤,是測量天體的儀器。這件算是必看寶物。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16.3克拉鑽石。旁邊還有25克祖母綠,和一些紅寶石、藍寶石。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展品非常多,如果要一個一個看,可能也要1~2小時,我們就走馬看花快速帶過。導遊提到比較厲害的就只有上面的鑽石和天球儀。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金累絲萬年如意。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點翠嵌珍珠寶石金龍鳳冠。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碧玉雕雲龍紋甕。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青金石雕山水圖山子。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中間的庭院,這邊有廁所,下一道門後是養性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養性殿

養性殿建造於1772年,乾隆皇帝退位後在此生活、處理事務用。庭院裡有棵白皮松,白灰色樹皮搭配綠葉,長得實在漂亮,格外雅緻吸睛。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這棵白皮松是一級古樹,有400年歷史。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暢音閣&閱是樓

暢音閣&閱是樓都是在1772年建造,是皇上觀賞戲劇的場所。左邊暢音閣是表演場地,右邊閱是樓是看戲的地方。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暢音閣是表演舞台,共有三層樓。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裡面有天井和地井,演員會從井口垂吊下來,或從地井出場。非常精緻豪華的戲院,不愧是皇帝在看的舞台。頤和園的德和園戲樓是復刻這一座戲院去建造。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閱是樓共兩層,周圍有牆壁環繞,講話時聲音有變得比較清晰。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樂壽堂

繼續往下走是樂壽堂,建於1772年,這間是乾隆皇帝退位後的住所。慈禧太后也曾居住在此。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在樂壽堂後方有一個寶物,大禹治水圖玉山。這塊是由超巨型玉石雕刻而成,重達5000公斤。從新疆和田地區產出,花了3年運輸到北京,再耗時8年雕刻,最後在1788年放置於此。在當時肯定是世界最大的玉雕了吧。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上面刻有乾隆皇帝的寶璽印文。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頤和軒

寧壽宮區最後一棟建築是頤和軒。裡面空間不大,可能是當作書房用。牆壁上的字、對聯、匾額都是乾隆皇帝自己書寫的。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房間一側的牆上有一首西師詩,是由乾隆皇帝親筆寫上,可以來欣賞一下皇上的書法。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珍妃井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京城。在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逃離之前,慈禧太后將光緒皇帝的寵妃珍妃推入此井口溺死。後人將此井命名為珍妃井,也算是個命案現場。珍妃井是寧壽宮區(珍寶館)最後一站,出去後就不可以再進來。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現在被放上井口石,穿入鐵棍上鎖。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東筒子

寧壽宮區出來後,旁邊有一條很長的走道,稱作東筒子,另一側是東六宮區。東筒子長度將近400公尺,可以直達珍寶館入口。筆直的紅色高牆通道非常搶眼,原本想拍出有壓縮感的照片,但人潮太多了,一直有人群通過。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繼續往出口(神武門)方向走。此時已經在紫禁城走了5個小時,也是不輕鬆。不過天氣很涼爽,並不會太累。這條是北橫街,是紫禁城最後面的橫向道路,可以從紫禁城最東邊走到最西邊。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路上經常出現穿著漢服的人,非常適合在紫禁城的穿搭。紫禁城周邊都有店家在出租漢服,也可以考慮專業的漢服旅拍(Trip.com)。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北橫街有很多椅子可以坐著休息,很適合在這邊吃自備的午餐。旁邊整排都是紀念品商店,在這邊買了個冰箱貼。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最後是來到神武門背面,和入口的午門一樣,有展覽的時後就可以到上面走走。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現場用微信掃碼報名展覽,就可以走到神武門上方。只是旅伴太累,我們沒有進去。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神武門底下有三個通道,一樣要選中間的帝王路走。這條路是單向通行,出去後就離開紫禁城,不可以返回。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神武門

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出口,反而這邊才有故宮博物院的招牌,可能是方便大家結束後拍照留念吧。廣場超多人,想要抓個沒人的機位都很難。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神武門後方可以看到景山公園,那邊是拍紫禁城大景的最佳位置,一定要走上去看。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最後來到旁邊的護城河,拍一張沒有人潮的紫禁城大門照。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結束紫禁城後,出口旁邊有地下道可以通往景山公園。因為這裡人潮非常多,有各種交通管制,建議把紫禁城和景山公園排在一起,一次看完比較方便。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前往景山公園的地下道不太明顯,可以用百度地圖導航來找走路的路線。 紫禁城(北京故宮)-中國帝王時期的皇家宮殿

我們接著前往景山公園,那邊可以從最高點俯瞰整座紫禁城。


追蹤我的社群帳號,取得更多旅遊資訊:
冒險安迪andyventure_IG 冒險安迪FB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